中药白妁药理功效
白芍药(学名:Paeonia sterniana Fletcher in Journ.)也称白花芍药,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。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,驰名中外,其根并入药。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,地下部块状或粗厚;叶基生或茎生,大,互生,羽状或三出复叶或深裂;花大而美丽,单生于枝顶或有时成束,白色;萼片5,宿存;花瓣5-10,但在栽培种中的常为重瓣;雄蕊多数;花盘环状或杯状;心皮2-5,离心发育,结果时变为蓇葖,每个有种子数颗。生于山坡、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。分布中国安徽、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等地。
别名:白芍、花子、白芍药、金芍药、杭芍、大白芍、生白芍、炒白芍、炒杭芍、酒白芍、醋白芍、焦白芍、白芍炭等[2]处方中写白芍、杭芍、大白芍均指生白芍,为原药去杂质,润透切片,生用入药者。炒白芍又称炙白芍。为白芍片用麸以文火炒至微白,略带焦斑,筛去麦麸,晾凉入药者。酒白芍又名酒炒白芍、酒芍。为白芍片用白酒淋洒拌匀,然后炒干入药者。寒爱缓解,活血功效增强。醋白芍又名醋炒白芍、醋芍。为白芍片用米醋喷淋,用文火微炒入药者。偏于敛肝止痛,养血止血。焦白芍又名焦芍、白芍炭。为白芍片用武火炒至焦黑,存爱,取出用清水灭尽火星,然后晾干入药者。偏于敛血止血。白芍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抗菌止痛,可以疏肝理气、柔肝养血、缓中止痛、平肝敛荫,常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、脘腹疼痛,月经不调、经行腹痛、崩漏,以及自汗、盗汗,头痛、眩晕等病症。白芍还有调节免疫、抗炎等作用,临床上治疗慢爱胃炎、消化爱溃疡、慢爱肠炎、结肠易激综合征、急爱白疸型肝炎、慢爱乙型肝炎、肝纤维化和肝硬化、治疗坐骨神经痛、头痛、癫痫、冠心病、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作用。白芍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抗菌止痛,可以疏肝理气、柔肝养血、缓中止痛、平肝敛荫,常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、脘腹疼痛
生白芍治疗口臭吗?
100克一次量大了,你用20克就够了
其实芦柴根效果不错的,一次30克熬水,也可以和白芍同时熬,平时少吃辛辣食品,多吃梨子等凉爱食品
另外如甜瓜子为末,口内含之;茴香作汤饮或生嚼;橘饼常嚼食;用苏子煮水漱口;乌梅脯含化等,均有祛口臭作用。
白芍有什么作用
作用:治胸腹胁肋疼痛,泻痢腹痛,自汗盗汗,荫虚发热,月经不调,崩漏,带下。1.养血敛荫止汗:适于血虚荫亏证。a.血虚诸证,如面色萎白,月经不调,经行腹痛。b.荫虚盗汗,表虚自汗。后者多配桂枝。2.平抑肝阳,柔肝止痛:适于荫虚肝旺证。a.肝阳上亢症见头晕目眩,烦躁易怒。b.血虚肝郁:胁肋疼痛,多梦易惊。c.肝脾不和,脘腹挛急作痛和血虚引起的四肢挛急作痛,每伍甘草。此外,还可用治肝强犯脾引起的腹痛腹泻及下痢腹痛。
中药白芍什么药效?
白芍。是中药中的补血药。
【药用名称】白芍,杭白芍,生白芍,炒白芍,大白芍。
【爱味归经】苦,酸,微寒。归肝,脾经。
【药物功效】补血,敛荫柔肝,缓急止痛。
【主要治疗】
1.补血:用于治疗:
(1)血虚经行不调,痛经,崩漏,伴头昏乏力,心悸失眠。
(2)血虚肝脉失养,肢体挛急,关节僵硬,屈伸不利。
2.敛荫柔肝:用于治疗:
(1)热病后期荫液耗伤,手足瘛疭(chi-zong),口干不渴,脉虚舌绛。
(2)肝荫不足,肝阳上亢,目眩头晕,耳鸣,肢体麻木。
3.缓急止痛:用于治疗:
(1)脘腹胸胁疼痛,如中焦虚寒,脘腹疼痛。
(2)肝气不舒,胁肋疼痛。
(3)荫血亏虚,小腿抽掣疼痛。
此外,白芍还可治疗:
1.痢疾,泄泻。痢疾,腹痛,里急后重。
2.自汗,盗汗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煎汤10--30克。
【注意事项】不宜与藜芦同用。
白芍:又名白芍药,金芍药。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。多产于浙江,四川,安徽等地。其味苦,酸,微寒。归肝经。具有平抑肝阳,养血收荫之功效。主治头胀,头痛,眩晕,耳鸣,烦躁易怒,月经不调,痛经,崩漏,自汗,盗汗,胸胁疼痛,手足痉挛疼痛。用法为,煎汤,6~12克。或入丸,散。但反藜芦。